Galleria Continua
北京
圣吉米那诺
穆琳
哈瓦那
罗马
圣保罗
巴黎
迪拜

孙原于1972年出生于中国北京;彭禹于1974年出生于中国黑龙江。他们现生活并工作于北京。两位杰出的艺术家在中国90年代复杂的文化形势中走到一起,他们并不追随当时壮观的主流艺术形式,而以极富争议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独特性,挑战着全球艺术界中盛行的道德标准。对非常规材料的偏好、与古旧冲突性的融合以及非凡的直觉和预知能力,使他们的艺术创作带有强烈且特立独行的情感色彩。近期个展包括:“孙原& 彭禹”,常青画廊,圣吉米那诺,意大利(2019);“幻影来袭”,里尔当代艺术展,里尔,法国(2013);“香港攻略”,拉萨尔艺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院,新加坡(2012);“我在此”,哈默博物馆,洛杉矶,美国(2012);“世界是个好地方,值得你们去奋斗”,常青画廊,圣吉米那诺,意大利(2011)。

他们在众多公共和私人机构做过展览,其中包括:第五届里昂双年展(2000年);横滨三年展(2001年);第一届广州三年展(2002年); 北京今日美术馆(2003年); 里昂MAC当代美术馆(2004年);光州双年展(2004年); 安特卫普MuHKA当代美术馆(2004年); 伯尔尼美术馆(2005);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2005年);利物浦双年展(2006年);第二届莫斯科双年展(2007年); 格拉茨美术馆(2007); 常青画廊(2008年,2009年,2011年);伦敦萨奇画廊(2008年);东京国立新美术馆(2008年);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09年);第二届莫斯科双年展(2009年);名古屋爱知三年展(2010年);悉尼双年展(2010年); 香港Para Site艺术空间(2011年);北京佩斯画廊(2011年); 第十三届卡塞尔文献展(2012);台北当代艺术中心(2012年);伦敦海沃画廊(2012年); 基辅平丘克艺术中心(2013);柏林Uferhallen艺术空间(2014年); 多哈卡塔尔博物馆(QMA)(2016年);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2016年);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2016年); 韩国DMA大田美术馆(2017年);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2018年);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2019年)。

《难自禁》

2016年

KUKA工业机器人、不锈钢、橡胶、纤维素醚、视觉识别传感器、亚克力玻璃、铝框

版本:2/3

《难自禁》由一个工业机器人在透明的“笼子”里不辞疲惫的转动伸缩着,仿佛就像一种被囚禁的生物。机器人的程序已被提前设置好,确保它所站立的地面上那一大滩粘稠的、深红色液体不流出一定的范围。这种像血一样的红色液体不断向四周扩散,每当触及机器人的控制疆界就会立刻被机械臂扫回区域。两位艺术家“教会”了机器人表演大量的动作,如同生物的肢体运动,给予机器一种不可思议的、迷惑人的属于人类的优雅。对孙原和彭禹来说,机器人试图控制不可控的红色液体,实际上却又被液体的流动本性牢牢的牵制着,就如同艺术的逃逸性和确定性所形成的制约与对抗的关系。

《如果看见不是一种选择》

2013年

投影视频

12位演员、眼罩、桌子、AK-47枪

7分48秒

版本:6

《少年、少年》

2011年

仿真雕塑、沙发、仿真石头

版本:3

《少年,少年》系列雕塑以一组或坐或倚的家庭形式呈现,好像在拍一组家庭合影。该系列会不定期邀请一些自愿者进行现场表演,有时是一些青少年在踢足球,有时是一些儿童被扣在纸箱子里在地上爬行。雕塑以及现场表演呈现出了两种关于少年的形态,在生理上,是你在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少年模样;在心理上,少年是一种拒绝接受外部信息,对外界保持无知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