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杂质的蓝刚玉 I》,2022年,双联画,布面丙烯,310 x 370 厘米。摄影:© 何塞·雅克

《含杂质的铋矿 I》,2022年,布面丙烯,247 x 190 厘米。摄影:© 何塞·雅克

《含杂质的钙钛矿 I》,2022年,布面丙烯,270 x 190 厘米。摄影:© 何塞·雅克

《含杂质的火玛瑙 I》,2022年,布面丙烯,270 x 190 厘米。摄影:© 何塞·雅克

《含杂质的伊斯科莱石 I》,2022年,布面丙烯,270 x 190 厘米。摄影:© 何塞·雅克

《含杂质的欧克石 I》,2022年,布面丙烯,195 x 145 厘米。摄影:© 何塞·雅克

《含杂质的火欧泊 I》,2022年,双联画,布面丙烯,240 x 280 厘米。摄影:© 何塞·雅克

《打开的坟墓》,2020年,玻璃瓶、水、植物残渣,275 x 310 x 30 厘米。摄影:Giovanni De Angelis

《模仿矿 II》,2019年,布面丙烯和瓷漆,240 x 310 厘米。摄影:Giovanni De Angelis

《蓝钒矿 VII》,2019年,布面丙烯和瓷漆,240 x 310 厘米。摄影:Giovanni De Angelis

《蜈蚣的困境》,2019年,木材、古巴松木板。摄影:Nestor Kim

《蜈蚣的困境》,2019年,木材、古巴松木板。摄影:Nestor Kim

《起源》(展览系列“令我感兴趣的艺术作品”第一部分),常青画廊展览现场,哈瓦那,与艺术家何塞·雅克及安尼施·卡普尔的作品协同展出。摄影:Michel Pou

《起源》(展览系列“令我感兴趣的艺术作品”第一部分),常青画廊展览现场,哈瓦那,与艺术家何塞·雅克及安尼施·卡普尔的作品协同展出。摄影:Michel Pou

《起源》(展览系列“令我感兴趣的艺术作品”第一部分),常青画廊展览现场,哈瓦那,与艺术家何塞·雅克及安尼施·卡普尔的作品协同展出。摄影:Michel Pou

《阿诺河洪水》,2017,展览现场,帕基亚尼别墅展览中心,圣十字苏尔阿诺,比萨,意大利。摄影:Ela Bialkowska

《阿诺河洪水》,2017,展览现场,帕基亚尼别墅展览中心,圣十字苏尔阿诺,比萨,意大利。摄影:Ela Bialkowska

《阿诺河洪水》,2017,展览现场,帕基亚尼别墅展览中心,圣十字苏尔阿诺,比萨,意大利。摄影:Ela Bialkowska

《阿诺河洪水》,2017,综合材料,环境尺寸。摄影:Ela Bialkowska

《演变》,2017,多个来自生产周期的工业废料,主要包括皮革、鞋类和纺织品,环境尺寸。摄影:Ela Bialkowska

《演变》,2017,多个来自生产周期的工业废料,主要包括皮革、鞋类和纺织品,环境尺寸。摄影:Ela Bialkowska

《演变》,2017,多个来自生产周期的工业废料,主要包括皮革、鞋类和纺织品,环境尺寸。摄影:Ela Bialkowska

《开放的坟墓 II》,2017,3473个玻璃瓶、水、植物残留物。摄影:Oak Taylor-Smith

《开放的坟墓 II》,2017,3473个玻璃瓶、水、植物残留物。摄影:Oak Taylor-Smith

《开放的坟墓 II》,2017,3473个玻璃瓶、水、植物残留物。摄影:Oak Taylor-Smith

《蓝铜矿 I》,2017,布面丙烯、珐琅彩,190 x 270 厘米。摄影:Ira Kononenko

《蓝铜矿 I》,2017,布面丙烯、珐琅彩,190 x 270 厘米。摄影:Ira Kononenko

《方解石 II》,2017,布面丙烯、珐琅彩,270 x 190 厘米。摄影:Ira Kononenko

《破裂 III》,2017,布面丙烯、珐琅彩,310 x 380 厘米。摄影:Ira Kononenko

《裂隙 III》,2017,布面丙烯、珐琅彩,310 x 380 厘米。摄影:Ira Kononenko

《虫洞》,2016,梯子、工具,130 x 31 x 5 厘米,“无树的巢”展览现场,UNAICC古巴国家建筑师与工程师联盟,2016年,摄影:Paola Martinez Fiterre

《虫洞》,2016,梯子、工具,130 x 31 x 5 厘米,“无树的巢”展览现场,UNAICC古巴国家建筑师与工程师联盟,2016年,摄影:Paola Martinez Fiterre

《虫洞》,2016,梯子、工具,130 x 31 x 5 厘米,“无树的巢”展览现场,UNAICC古巴国家建筑师与工程师联盟,2016年,摄影:Paola Martinez Fiterre

《虫洞》,2016,梯子、工具,130 x 31 x 5 厘米,“无树的巢”展览现场,UNAICC古巴国家建筑师与工程师联盟,2016年,摄影:Paola Martinez Fiterre

“挖掘”,2015年2月,常青画廊展览现场,圣吉米那诺,摄影:Ela Bialkowska

“挖掘”,2015年2月,常青画廊展览现场,圣吉米那诺,摄影:Ela Bialkowska

“挖掘”,2015年2月,常青画廊展览现场,圣吉米那诺,摄影:Ela Bialkowska

“重力”,2015年6月,常青画廊展览现场,穆琳,摄影:Oak Taylor-Smith

《塔楼》,2015年,窗户,特定场地尺寸,摄影:Ela Bialkowska

《塔楼》,2015年,窗户,特定场地尺寸,摄影:Ela Bialkowska

《塔楼》,2015年,窗户,特定场地尺寸,摄影:Ela Bialkowska

《劝诫》,2015年,传统托斯卡纳窗户和树,尺寸可变,摄影:Ela Bialkowska

《劝诫》,2015年,传统托斯卡纳窗户和树,尺寸可变,摄影:Ela Bialkowska

《劝诫》,2015年,传统托斯卡纳窗户和树,尺寸可变,摄影:Ela Bialkowska

“重力”,常青画廊展览现场,穆琳,2015年6月,摄影:Oak Taylor-Smith

“重力”,常青画廊展览现场,穆琳,2015年6月,摄影:Oak Taylor-Smith

“重力”,常青画廊展览现场,穆琳,2015年6月,摄影:Oak Taylor-Smith

“重力”,常青画廊展览现场,穆琳,2015年6月,摄影:Oak Taylor-Smith

“重力”,常青画廊展览现场,穆琳,2015年6月,摄影:Oak Taylor-Smith

《飓风内景》,出自系列《创作不理解》,2015,椅子、纸张、塑料、留声机带、电缆、赛璐珞,摄影:Paola Martinez Fiterre

《飓风内景》,出自系列《创作不理解》,2015,椅子、纸张、塑料、留声机带、电缆、赛璐珞,摄影:Paola Martinez Fiterre

《飓风内景》,出自系列《创作不理解》,2015,椅子、纸张、塑料、留声机带、电缆、赛璐珞,摄影:Paola Martinez Fiterre

 

 

何塞·雅克:引导自然的艺术家

 

何塞·雅克出生于古巴曼萨尼约,一个如今以培养出多位享誉国际的艺术家而闻名的城市。这里也让他对自然产生了深刻的理解,成为他无尽灵感的来源。作为一座海滨城市,雅克从小与大海为伴,因此水平线这一元素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在他看来,自然是我们生活中最伟大的创造者。

何塞·雅克在创作时不受限于媒介或材料的概念。他更倾向于将事物视为相互关联的整体,充分考虑它们的复杂性、背景和地位。这种材料与媒介之间的模糊界限使得他的艺术创作过程充满了自发性。他不断地进行实验,常常依赖于自己与某个启发他的物体之间的初次吸引力。正是这个物体本身引导着作品的发展。他并不刻意追求在作品中制造隐喻或意义,而是让这些意义从艺术家与物体之间,以及两者之间无形的吸引力中自然产生。

他的绘画作品,尤其是“矿物”系列,探讨了绘画作为一种物体的存在。对雅克来说,绘画是一种身体的行为,是用身体而非手来完成的。通过绘画,他深入探讨了色彩的起源。这一研究引导他深入了解地质世界、岩石类型和矿物,从而与地下世界展开对话。